家电产品在众多消费者眼里已不再是耐用消费品,这使得许多依然有使用价值的家电产品涌入二手市场。二手家电市场活跃的同时,许多旧有矛盾更为尖锐,问题主要集中于对二手家电“旧”与“废”的甄别。
旧家电上市量大增
据某咨询公司对2007年1月至11月家电市场调研数据显示,全国三门冰箱销量同比增长39.08%%,对开门冰箱销量同比增长66.97%%,***筒洗衣机销量同比增长27.71%%,增长速度是波轮洗衣机的2倍多。而根据苏宁今年1月份全国彩电销售报表分析,平板电视销售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近100%%的涨幅,预计今年平板电视将会超出预期,达到1500万台的市场容量。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,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正在改变,不再是“新三年,旧三年,修修补补又三年”了,而是希望电器产品能够带来更多的享受。
有调查显示,在淘汰旧家电的人群中,有21%%是因搬迁新居而感觉家电不时尚而将其淘汰的。
旧家电有市场有使用价值
价格便宜是二手家电的优势,这使其有着很大的市场。民工与学生是二手家电的消费主力,花二三百块钱买台旧彩电,看两三年,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很划算。而对于“眼光”好的消费者,在二手市场可以“淘”到不错的货色。“二手的不一定就不好,去二手市场就像是去‘淘宝',看你会不会淘。”易先生购置的家电很多就是在二手市场“淘”的,电视机、音响、DVD等。“我家的电视机当年市场价是6000多元,我只花2000元就买回家了,现在用了3年多都没出什么问题。”他说,二手市场有很多货还是比较新的,会选就划算。
报废家电困扰二手市场
目前,二手家电的质量还没有行业标准来衡量和检验,消费者购买的旧货“值与不值”全凭个人感觉和判断。其中幸运和会判断的,自然会挑选到质量过硬的货物,但也有不少买到的是本应成为废品的“超龄服役”、“问题家电”。
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规范完善的回收系统,不便于集中控制和监管,导致百姓没有其他渠道处理废旧家电,只能图个方便卖给四处游走的小贩。
小贩收购旧家电的价格往往不到原价的1/20,一台彩电的回收价很少能超过300元的,一般都在一两百元,但这是目前我国电子电器产品回收的主要渠道。
二手家电标志推广质量鉴定成难题
从2006年3月1日开始,由商务部审核通过的《旧货品质鉴定通则》和《旧货品质鉴定旧家用电器》两个行业标准正式实施。根据规定,所有二手家电进行出售时,都必须经过旧货质量监管部门的鉴定,对于已经超过使用年限的废家电要强制报废。规定特别指出:应在商品的明显部位粘贴“旧货”标识,不得以旧充新欺骗消费者,所有废家电一律不准进入二手市场。
两个行业标准的出台,一度被认为给消费者选购旧家电上了一道质量保险。然而记者日前在北京的一些旧家电市场看到,空调、电脑、冰箱等二手家电并没有粘贴“旧货”标识,也没有写明使用年限。为何仍有大量商家不遵守规定?
一些商户明确表示新规“难以操作”。他们说旧货鉴定比新品鉴定还要复杂,商家对旧品和废品的判断尺度也不一样。
看来,判断二手家电是“废”还是“旧”,必须有明确的标准。